三门峡黄河湿地首次发现文须雀
2025-03-29
2025年3月24日(农历2025年2月25日),鸟类“体操王子”文须雀首次现身三门峡黄河湿地。
三门峡黄河湿地首次发现文须雀,有鸟类“体操王子”之称。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4日,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动物保护机构开展日常监测时发现,一群文须雀现身黄河湿地,这是当地首次发现该鸟类物种。
文须雀被称为“体操王子”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芦苇丛中活动时,展现出灵活敏捷的动作,仿佛在进行体操表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的动作:文须雀常在芦苇间跳跃、攀爬,动作轻盈且协调,类似体操运动员的灵活表现。
平衡能力:它们能在纤细的芦苇上保持平衡,甚至在风中也能稳稳站立,展现了出色的平衡技巧。
敏捷性:文须雀快速穿梭于芦苇丛中,迅速改变方向,这种敏捷性让人联想到体操运动员的快速反应。
优美的姿态:它们跳跃和飞行时的姿态优雅,如同体操运动员的流畅动作。
因此,文须雀因其在芦苇丛中的灵活、敏捷和优雅表现,被形象地称为“体操王子”。
文须雀资料介绍:
文须雀,别称髭雀、文须山雀,属雀形目、鹆鸟科、画眉亚科。眼先及髭纹黑色,头顶暗灰,后颈至覆尾羽深金黄色。小覆翼羽为灰色,中覆翼羽黑色,大覆翼羽外侧为棕褐色而内侧为黑色。尾呈棕色而中间的一对淡黄,外侧的两对外缘白色,覆尾羽黑色。眼橙黄,嘴橙色,脚黑色。雌鸟无髭纹,全身颜色较淡。
文须雀,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以至东北一带分布,冬季迁徙至河北省。栖息于湖泊或河流沿岸的芦苇丛中。常集小群活动,性活泼,善鸣叫,常在近水的芦苇丛中跳跃或在芦苇秆上攀爬。飞行速度慢,飞行中两翅扇动慢,较长的尾羽上下摇摆。主要以昆虫、草籽为食。
文须雀是我国常养的笼鸟之一。文须雀别称龙凤鸟,卖鸟人根据其特征和珍贵,而取的吉祥雅号。因雄鸟有黑色嘴须便称其为“龙”,雌鸟无黑须则称其为“凤”。龙凤是我国古代人们崇拜的鸟兽图腾,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在人们的心目中,龙凤结合是天下最理想的婚姻,称其为“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寓为夫妻和谐、生活美好之意。
(综合自百度百科)
三门峡黄河湿地首次发现文须雀,有鸟类“体操王子”之称。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4日,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动物保护机构开展日常监测时发现,一群文须雀现身黄河湿地,这是当地首次发现该鸟类物种。
文须雀被称为“体操王子”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芦苇丛中活动时,展现出灵活敏捷的动作,仿佛在进行体操表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的动作:文须雀常在芦苇间跳跃、攀爬,动作轻盈且协调,类似体操运动员的灵活表现。
平衡能力:它们能在纤细的芦苇上保持平衡,甚至在风中也能稳稳站立,展现了出色的平衡技巧。
敏捷性:文须雀快速穿梭于芦苇丛中,迅速改变方向,这种敏捷性让人联想到体操运动员的快速反应。
优美的姿态:它们跳跃和飞行时的姿态优雅,如同体操运动员的流畅动作。
因此,文须雀因其在芦苇丛中的灵活、敏捷和优雅表现,被形象地称为“体操王子”。
文须雀资料介绍:
文须雀,别称髭雀、文须山雀,属雀形目、鹆鸟科、画眉亚科。眼先及髭纹黑色,头顶暗灰,后颈至覆尾羽深金黄色。小覆翼羽为灰色,中覆翼羽黑色,大覆翼羽外侧为棕褐色而内侧为黑色。尾呈棕色而中间的一对淡黄,外侧的两对外缘白色,覆尾羽黑色。眼橙黄,嘴橙色,脚黑色。雌鸟无髭纹,全身颜色较淡。
文须雀,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以至东北一带分布,冬季迁徙至河北省。栖息于湖泊或河流沿岸的芦苇丛中。常集小群活动,性活泼,善鸣叫,常在近水的芦苇丛中跳跃或在芦苇秆上攀爬。飞行速度慢,飞行中两翅扇动慢,较长的尾羽上下摇摆。主要以昆虫、草籽为食。
文须雀是我国常养的笼鸟之一。文须雀别称龙凤鸟,卖鸟人根据其特征和珍贵,而取的吉祥雅号。因雄鸟有黑色嘴须便称其为“龙”,雌鸟无黑须则称其为“凤”。龙凤是我国古代人们崇拜的鸟兽图腾,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在人们的心目中,龙凤结合是天下最理想的婚姻,称其为“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寓为夫妻和谐、生活美好之意。
(综合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