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曹操与袁谭拼了一次老命

2022-05-19

建安十年的春姑娘准时的赶来值班了,但正月里的曹操却没有欣赏春姑娘风韵的雅趣,而是不顾冬老人的余威尚在,提大军进入清河郡,顺清河北上直击袁谭

实际上,现在不是能让进攻方高兴的季节,大军辎重赖以水运,而其时天气尚寒,河未开化,行不得舟船。所谓春姑娘实际上是先冷酷再明媚然后才能热烈,曹操等不及姑娘的态度转换,强行上道了。

曹操相信:人定胜天!

曹操颁令:沿河百姓全部予与强征,驱赶入河以锥破冰,违令者一律斩首!

这种以人力作破冰船的措施比后世人拉犁钯学大寨残酷得多,小民谁不畏寒?于是逃亡者比比皆是,竟有一个眼晕的老农深夜到了曹操的住处以求藏匿--史载如此--笔者也不免疑惑:这曹操的警卫部队都是白吃干饭的?

曹操显示了怜悯老弱的另一面,对老农坦言:“听任你逃走则违犯法令,又不忍心杀了你,回去藏好点吧,别让官吏抓住了你。”

老农感动得哭拜而去,据史载,最后也没跑掉。结果可想而知。

大军逼近南皮,袁谭不准备再逃,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一方,此时不战,那只有逃亡一生!

曹军居旷野忍天寒,袁军处暖房无冻忧,据天时;曹军须拼命仰攻,袁军凭坚城固守,持地利;曹军远师疲军,袁军以逸待劳,掌人和。--其实人和乃指人心背向,非指体力,这点袁谭想左了。

不管怎样,袁谭动员了全部兵力,迎头扑向了远来立足未稳的曹军,此时如不竭全力拼一胜,那以后的仗也就不用打下去了。

这的确出乎曹操的意料,那袁谭既没凭坚城死守,又没抢时机远扬,而是采取了最正确的应对:迎头撞击!拼老命求生存!

曹军有些措手不及,竟抵不住袁谭生力军的疯狂突击,主要是长途劳累的缘故,其次是心理上没有做好打恶仗的准备,所以大军前锋竟成了后卫,被逼得步步后退,眼看前锋就要溃败!

前锋若溃,必然会冲动全军,进而形成大军溃退,如此敌军士气必涨,自己部队战意必消,冀州新伏,人心未定,整个大局将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这时候下什么“后退一步者斩!”的军令是没啥用处的,将士们在心怯求生的关头是没有时间细品军令的,让士兵们立即明白的命令只有一种方式:主帅的行动!

曹操策马挥槊冲上了前敌,近卫中军当然更不能怠慢,已经成为部队突击中坚的近卫骑兵顶上去了,这支实战形成的精锐铁骑后来被冠名以“虎豹骑”;但也只是暂时止住了步步后退的态势,那袁谭军还是死战不退,双方已成僵持的混战之局,谁后退一步便会全军溃散,甚至覆没!

看来兵法所说“穷寇勿追”也是有几分道理的,面对作困兽之斗的袁谭,曹操本不该冒如此风险,袁氏业已成无根秋草,欲除掉有的是更为稳妥的策略,看来,曹操在兵盛时也懒得再费神出什么奇谋,这个习惯还会导致他吃更大的苦头。

一场昏天黑地的厮杀没完没了,一上午过去了,双方的体力意志都已达到了极限,这方面对曹军明显不利,毕竟士兵的体力储备都已消耗在了进军途中,战势到了这种地步决非曹操所愿,但也只能无奈的坚持,乱战关头啥妙计都是废话,双方此时较量的只是战士的勇气,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主帅的意志!

曹操想起了官渡之战乌巢劫营的危机时刻:那时候将士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对,是一种声音,主帅的声音!声音的内容反而无关紧要,乌巢时通报了危机实情反而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大家在那一刻从死中求来了生!

[page]

曹操看见了中军的战鼓,本能的扔掉了马槊,在战马上抢过了士兵手中的鼓棰,战鼓频率大变,已经不是在起指挥的作用,激战中的士兵听到后面齐呼:“是曹将军在擂鼓!”人人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两个字:拼命!--(魏书:公攻谭,旦及日中不决;公乃自执桴鼓,士卒咸奋,应时破陷。)

战鼓声中,一道曹操的口头军令传遍了整个战场:此战不留俘虏!不准敌人投降,一概杀光!

这是主帅的自信,是擅杀嗜血的曹军士兵的“摇头丸”,曹军达到了兴奋的顶点!

袁谭军的士兵终于胆怯了,不知道第一个回身逃跑的是哪一个,瞬间传染了全军,如同一只被吹胀突破的气球,“嘣”的一声,粉碎的无影无踪!袁军瞬间崩溃。

曹操又赌赢了。

袁谭舍生忘死杀回南皮,谁知已经迟了一步,南皮城已被曹军勇将乐进突破南门,大势已去!

袁谭几乎疯狂了,头盔已丢,披发驱驰而逃,部下紧随狂奔,袁谭竟认为是曹军追兵,惊惧之下,心理崩溃,坠马之时大呼:“咄,兒过我,我能富贵汝。”言未绝口,头已断地。(后汉书•袁绍列传)――据有些史载,是曹家的后起之秀曹纯部下虎豹骑完成的这最后一击。

曹操擒斩郭图等人,戮其妻子,总算出了口对降而复叛之类的恶气。自此冀州全境平定。现在轮到了幽州。

曹操大军兵临幽州边界,幽州全境山雨欲来,就在这局势飘摇之际,一个消息石破天惊,震晕了患难中的袁尚袁熙兄弟,震退了幽州边境的曹操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