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山城 历史烽火中的九州要塞
在日本福冈县新宫町、久山町以及福冈市东区,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山城——立花山城。它矗立在海拔367米高的立花山上,这座拥有七座山峰的军事城塞,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变幻。
神话起源与城池初建
立花山城所在的立花山,在日本神话中占据着特殊地位。相传,这里曾是创世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居所,被视为神圣的栖息地,因而得名“二神山”。这种神话色彩为立花山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崇高的光环,使其从诞生之初就与日本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
立花山城最初建于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元德2年(1330年),由丰后国守护大友贞宗的次子大友贞载负责建造。当时,立花山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还因其临近商业中心博多港以及具有重要政治地位的太宰府天满宫,成为了北九州岛通往日本本州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立花山城在战国时期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毛利氏、大内氏和大友氏都对其虎视眈眈。
战国烽火中的易手风云
立花山城的历史充满了战争与变迁的印记。永享3年(1431年),大内盛见进攻立花山城,迫使大友家第十五代当主大友亲繁开城投降。然而,大友家族并未轻易放弃,同年6月16日试图收回立花山城,却在战斗中失败。大内盛见于28日联合大友持直、少贰满贞在筑前怡土郡萩原与大友家族交战,最终战死沙场,大友家族得以暂时保住立花山城。
此后,立花山城多次易主。嘉吉之变期间,幕府命令少贰教赖讨伐首谋者赤松满佑,少贰教赖迟到,大内教弘趁机讨伐并控制了立花山城。应仁之乱中,大内政弘参与战乱加入西军,大友亲繁、政亲父子出兵夺回立花山城,但大内氏很快又重新掌控筑前,立花山城实际控制权仍在大友氏手中。
第七代城主立花鉴载因不满大友宗麟的统治,于1565年首次反抗未果后,1568年受到毛利元就的挑拨,与立花城西南方向的岩屋、宝满城主高桥鉴种一同谋反。大友氏派遣户次鉴连(立花道雪)、吉弘鉴理、臼杵鉴速等重臣镇压,立花鉴载兵败自杀,立花城一度由臼杵镇氏接管。毛利氏趁机占据立花山城多年,最终因大友家的智将吉冈长增联系被消灭的尼子家残余力量在领地作乱,被迫撤出。
战国时代晚期,立花山城在1570年由吉弘鉴理的长子吉弘镇信暂时接管,1571年改由户次鉴连镇守,名义上继承了立花氏。1575年,鉴连将家督职位让给仅有7岁的独生女立花誾千代,并迎娶了大友家重臣高桥绍运的长子高桥统虎(立花宗茂)为婿养子。1585年,鉴连去世后,立花宗茂正式继承了立花氏。
抵御外敌与最终废弃
1586年,九州岛萨摩大名岛津氏大规模入侵北九州岛,立花宗茂坚守立花山城,对抗岛津军的猛烈攻势。在立花宗茂的英勇抵抗下,立花山城成为了岛津军难以逾越的屏障。
1587年,丰臣秀吉发动九州岛征伐,降服了岛津氏。之后,立花宗茂被改封到柳川城,接替他的城主是小早川隆景。由于小早川隆景的军队组织中有声名显赫的熊野水军,注重防御性的立花山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小早川隆景选择在海岸修建名岛城,立花山城则变成了支城,由隆景的重臣乃美宗胜镇守。
1601年,受家康委托的大名黑田长政为了建设新的福冈城,决定废弃立花山城。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山城,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走向了衰落。
如今,立花山山顶仍然可以看见城垣迹和古井户迹,登山口有立花宗茂所立,刻有“立花城日之山神”字样的石碑。还有立花道雪每次出战祈求战胜的“六所神社”,神社里部则是立花道雪和其继母养孝院、重臣荐野增时的墓所“梅岳寺”。立花山的北部因为有许多的樟木原生林,因此被列为国家指定植物保护区之一。这些遗迹和自然景观,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立花山城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上一篇: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 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
- 下一篇:南帝北丐 段智兴对瑛姑的情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