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屈出律篡辽 西辽历史转折的悲剧

2025-04-18

在辽朝的历史长河中,西辽曾是一颗闪耀的明珠,然而屈出律的篡位,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给西辽带来了巨大的转折与动荡。

屈出律其人:乃蛮部的遗孤

屈出律是乃蛮部太阳汗之子。1204年,蒙古成吉思汗灭了乃蛮部,乃蛮部长太阳汗战死,屈出律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涯。他穿过别失八里,进入古叉地区,于1208年逃到西辽。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将其女儿嫁给他,屈出律由此从原先信奉景教改信佛教。这一时期的屈出律,看似在西辽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但他的野心却并未因此而消散,反而在西辽的宫廷中逐渐滋生。

篡位前奏:暗中积蓄力量

屈出律凭借着耶律直鲁古的信任,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他以收集本部落部众和人民为由,请求放走自己,为扩充西辽力量而尽力。直鲁古被他的甜言蜜语所骗,放走了他。屈出律离开西辽后,收集乃蛮残部,组成一支作战队伍,并且和花剌子模相勾结。双方暗派使者联络,密谋商定,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率兵从西面攻打西辽,屈出律从东面进攻西辽。这一系列的行动,为他的篡位计划奠定了基础。

篡位过程:阴谋与武力的结合

1211年,直鲁古被花剌子模、撒马尔干打败,屈出律乘机进兵,围困直鲁古,直鲁古被迫投降。屈出律篡夺西辽皇位,奉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他表面上很是尊敬,“朝夕敬问起居”,对于西辽国号、年号和制度也宣布不加改变,其实都是利用耶律直鲁古的身份来达成统治西辽的目的。1213年,名为太上皇、实际上是高级囚徒的耶律直鲁古在愤懑忧虑中死去,西辽耶律氏帝系断绝。屈出律给岳父上庙号“襄宗”,由于是实际上的亡国之主,所以后世史书上称耶律直鲁古为西辽末帝。

残暴统治:引发民众反抗

屈出律篡位后,对西辽的各族居民进行了残暴的统治。他首先派兵进攻阿力麻里,并派遣军队驻扎在略什喀尔、和阗、叶尔羌等地,镇压当地的人民。拉施德记载说:“他每年都派遭军队到这方面的一些回教徒住地去放毒和焚烧谷物。由于他们的收获连年被毁,人们缺少粮食,陷入了绝境”。屈出律凭借军事暴力强迫这些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改奉佛教,并改穿辽朝契丹人的服装。他的暴政遭到各地人民的反抗,西辽在屈出律统治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灭亡结局:蒙军的讨伐

1218年,蒙古军队由哲别统率,向西辽进攻。屈出律这时正在喀什喀尔城中,听说蒙古军来攻,即慌忙逃跑。蒙古军下令,各地居民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赢得了伊斯兰教居民的支持。各地居民奋起杀死住在各家的西辽兵士。西辽可散城八思哈管民官葛思麦里投降蒙古,为哲别作先锋,引蒙古军追击屈出律。屈出律逃到巴达哈伤的撒里黑昆山谷,被蒙古军捕杀。喀什喀尔、和阗、叶尔羌等地相继投降,归于蒙古(元朝)的统治之下。至此,屈出律篡位建立的统治走向了灭亡,西辽王朝也在他的手中走向了终结。

屈出律篡辽这一历史事件,是西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的篡位行为不仅给西辽带来了政治上的动荡和混乱,也引发了民众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西辽的灭亡。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一个政权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个人的野心和残暴统治往往会加速政权的崩溃。屈出律的故事,成为了西辽历史中一段令人痛心的篇章,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