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5000人杨树下“敛巧饭” 山村风俗传承180多年

2022-05-19

村民们正在紧张烹制“敛巧饭”。本报记者方非摄 

村民将刚出锅的“敛巧饭”端到游客手中。本报记者方非摄

“生火点柴喽!生财气,点旺运,预祝财源兴旺,日子红红火火。水开下米喽!水开财源滚滚,下米五谷丰登”。昨天上午,随着80高龄的主持人梁守国几声响亮的吆喝,怀柔杨树底下村沿袭了百年的“敛巧饭”风俗再次拉开帷幕。十里八乡乃至城区里的五千余名客人赶来小村,围坐在一起同吃同乐。宁静的村庄因此变得热闹非凡。

一大早,客人们就绕着盘山路,从四面八方赶来杨树底下村。记者赶到时,只见扶老携幼者、出双入对者络绎不绝,只听村民的招呼声、问候声响成一片。小村广场上已是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对于村民来说,每年的正月十六前后比大年三十还热闹。每到这个日子,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拿出自家过年存下来的五谷杂粮、猪肉、青菜、豆腐,在村口架锅,做成百家饭、百家菜。农妇们张罗一上午,就为中午在村头全村一起吃上一顿“敛巧饭”。

这风俗在杨树底下村已经传承了180余年。主持人村民梁守国老人介绍说,这一习俗,来源于雀(音“巧”)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为了感激雀儿,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由成年妇女将其做熟,全村人共食。在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雀儿谢恩,同时祈求来年丰收。

“平常日子里,闹过别扭的,今天,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一个盆里盛菜,吃着吃着就和好了。拌过嘴的,在饭桌上经长辈一说和,喝上一盅儿酒、说说知心话,也就好得跟一家人儿似的了。”村支书靳洪安说,这都是一团和气、开开心心的氛围产生的魔力。

说话间,浓浓的饭菜香已经飘来。村口支起的十几口大柴锅前,村民们有的进出运柴、有的往来搬菜、有的猫腰吹火,忙得不亦乐乎。一个腰背佝偻的年迈身影,这时跳入记者眼帘。

74岁的靳书芝参与“敛巧饭”已经有70年。别看她年纪大了,可是每年依然为“敛巧饭”忙前忙后。“打4岁起,我就开始到各家去敛饭,20岁时开始做‘敛巧饭’。现在身体倍儿棒,我盼着一直做下去。”靳书芝边说边麻利地干着活,一点儿不输年轻人。

这氛围不仅让村里人难以割舍,也让城里人着实着迷。还没到吃饭的点儿,呼呼冒着热气的大柴锅前,就已排满了等待打饭的人。虽然早春的山里还是呵气成冰,排队的人们不停地跺着双脚,但喜庆与兴奋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我们一大家子还有邻居一家,一大早六点钟就从家出来了,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才从东城赶到这儿。”说话的王枫红排在队伍最前头,“图的就是这个热闹劲儿,过年嘛,讲究的就是这个感觉。”

“开锅啦!”一声吆喝,又将众人的热情推向高潮。“我吃到顶针啦,你瞧!”王枫红笑说自己这个排头兵没白当,一上来就抢了个头彩。原来,村民做饭时会在锅内放进顶针、硬币等物,食到者便寓意祈到巧艺及财运。

如今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已是声名远播。“我们的‘敛巧饭’变成一节日了。在外面打工的都往回赶,就盼着这顿饭,城里人也买票来参加。”村支书靳洪安笑着说,猪肉、白菜、豆腐、粉条,这么简简单单一顿饭,却能让那么多人高高兴兴一整天。这可是他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