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简介:东汉杰出的女政治家
2022-05-19
邓绥是东汉和帝的皇后,汉光武帝时太傅的孙女,南阳新野人,东汉女政治家。邓绥自小孝顺慈爱、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其中要义。
邓绥从小不喜欢学做家务和针织女红等,因此屡次被其母亲责骂,母亲以传统男女有别的看法,认为女孩子唯有习女工最重要,于是她在白天学女工之外,晚上仍读经书,她父亲则对她读书较为支持,认为她才能胜过他其它几个儿子。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由于邓家恪守孝道,家教甚严,邓绥养成了克己奉礼的性格。她5岁的时候,年迈的祖母亲自为她剪发,因老眼昏花,不小心剪破了她的额头,邓绥竟忍痛不语。家人见状很奇怪,就问她疼不疼。邓绥说:“不是不疼,只因太夫人怜爱我,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梳理头发,我实在不忍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才强忍着不说。”一个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明事理的话,谁敢说她日后不会有所作为?
邓绥长得十分漂亮,粉白的面庞,水汪汪的眼睛,樱桃般的小口,邓家老幼都十分喜爱她。邓绥的父亲遇到问题,都要与邓绥商议。父亲的器重和栽培,使邓绥很早就有了理家处事的本领。
邓绥十五岁时被选入宫中,她一入宫,就在嫔妃中间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些自命不凡的妃子本以为自己美丽动人,见了邓绥才发现天外有天,这世上竟有比自己还美的人!汉和帝刘肇更是被邓绥的美貌迷住了。他一见邓绥,即惊为天人,觉得身边所有的女人都不能与之相比。他将邓绥册封为贵人,让她居住在嘉德宫,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在嘉德宫留宿。
这样一来,和帝的大老婆阴皇后不乐意了。这位阴皇后的母亲是邓禹的另一个孙女,算起来,她还是邓绥的亲戚。阴皇后比邓绥早入宫三年,也很聪明、美丽,入宫不久就被封为贵人,然后又被立为皇后。可是,这位阴皇后心眼儿小,她不许和帝亲近别的女人,和帝若在别的嫔妃处留宿,她就会拍桌子摔板凳。
入宫后,阴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常在和帝面前说邓绥的不是。和帝为此很烦阴皇后,渐渐地,他连阴皇后住的长秋宫都不常去了。
邓绥对待汉和帝的皇后阴后甚为谦谨,如在在宴会之时,嫔妃们多打扮得很艳丽,只有她素服不装饰,而且平时衣服不敢与阴后同色。
邓绥晋见皇上时不敢与阴后并坐立,走路也表现出很谦卑的姿态,说话也不敢先于阴后;阴后被疏远之时,她就常托病不受皇上召见。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
她虽身为贵人且深受宠爱,但仍只是皇帝的妾,其地位与皇后相差甚多,因此必须自谦以防遭到妒忌。但她受宠日盛,仍使得阴后大为担忧妒忌,好多次都想加害她。
邓绥得知此事,常垂泪叹息。和帝问她何故,邓绥说,她与阴皇后都无子嗣,后宫嫔妃所生的几位皇子,也都不幸夭折,她担心东汉皇室后继无人。和帝一听,觉得邓绥比阴皇后更近人情,而且处处为汉室着想,从此更加疼爱她。
一次,邓绥染病,和帝心疼不已,特许她可以召家人进宫探视,且不限时日。邓绥口中谢恩,却拒绝了皇帝的美意。她说:宫廷乃皇家禁地,若让外人长久滞留宫中,不但有违圣制,那些大臣也会批评陛下您徇私情、指责臣妾我不知足。这番话一出,和帝对邓绥的敬重又加深了几分。
阴皇后见邓绥声名日盛,不禁恼羞成怒,天天想着怎么弄死邓绥。公元101年,和帝病危,阴皇后认为时机到了,就对着自己亲近的随从立下誓言:我若得志,一定先除掉邓绥,将邓氏满门抄斩!
由于邓绥在宫中人缘很好,有人把此话偷偷地转告给她,希望她有所防备。邓绥听了,大吃一惊,她知道,和帝一死,自己的靠山就倒了,而和帝无子嗣,到那时,阴皇后临朝称制,自己绝对死无葬身之地。邓绥不愿意死在阴皇后手中,就想喝毒药自杀。宫女们急忙劝阻,并谎称皇上的病已痊愈,邓绥信以为真,放弃了自尽的念头。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和帝果然康复。他得知邓绥寻死之事,将其理解为“邓贵人对朕情深意重”,对其更加宠爱。
阴皇后计划落空,开始采取旁门左道。她请来巫师下蛊,咒邓绥速死、皇帝无子,以期保全皇后之位。此事最终被和帝知道了。和帝大怒,下令逮捕了相关人员,并将阴皇后赶出长秋宫,命她到桐宫深刻反思。阴皇后哪能咽得下这口气,不久就一病不起,活活地气死了。
阴皇后被治罪关押时,邓绥曾出面替她求情,和帝不但没有批准,反被邓绥这种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胸怀所感动。事隔不久,有朝臣奏称:长秋宫虚位,应选贤德者充任。和帝马上指定邓绥当皇后。至此邓绥入主长秋宫,步入了政治坦途。
邓绥登上皇后宝座后,仍旧谦和待人,谨慎自制。她带头掀起节约运动,着布衣,尝素食,凡各地上贡的奇珍异宝,全部下令禁绝,只要求供应纸、墨。
邓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宫廷内外的赞赏,才女班昭还参照她的作为,写下了传世名作《女诫》。
在后宫,她一反阴后对其他妃子的忌视,对于和帝的其它贵人甚为优遇。在宫中用度上力行俭约,她罢不合礼之祠官、免遣不少宫人,并减少衣食宴乐上的各种花费。
公元105年,汉和帝驾崩。和帝死时,朝中尚未立太子,整个东汉皇室,只留下寄养于民间的两个小皇子。刚二十五岁的邓绥果断地担起了朝廷重任。她派人寻回两个小皇子,扶持年纪最小的皇子刘隆登上帝位,即历史上的汉殇帝。而她本人,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掌握了朝中实权。可怜汉殇帝命短,才当了八个月皇帝,奶还没断,气就断了。于是邓绥又从皇室近亲中挑了个十三岁的男孩登基,即汉安帝刘祜,她则继续临朝听政。
和帝刚死时,宫中有人趁乱偷了一筐宝珠。邓绥认为,此事虽小,但关乎宫廷风纪,于是决定亲自查办此事。为防屈打成招、累及无辜,她没有采取刑讯逼供的方法,而是深入宫中调查,经察言观色并与众人交心,终于让盗贼认罪伏法。
邓绥临朝以后,东汉政权恰好正陷入危难期,灾害不断,蛮夷入侵。面对天灾人祸,邓绥丝毫不显慌乱,她任用贤良,,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局势。听说百姓挨饿,她就通宵不眠,并亲自裁减宫中开支,赈济灾民。邓太后的威望很快树立起来,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在刑狱上,邓绥精明体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学术上,邓太后除本身甚为好学外,亦努力奖掖学术,曾召集学者于在东观校对传记;在用人上,太后及邓骘皆引用许多名士如杨震等人。其摄政期间时值羌乱大起,且天灾不断,造成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每有灾,邓太后多自行节俭以救灾;在统治方法上,虽然她本身具有政治能力,但她以一个女性的身份,不便随时抛头露面,故常身在后宫,必须用一些私近的人为助。她大量任用其兄弟,先以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辅政,后又为晋升大将军,常留禁中,有大事常与之商量,其它的兄弟如邓悝、邓弘、邓阊等亦居官封侯,成为邓太后统治上的助手。
实事求是地说,邓绥的确有治国的本领。但是,邓绥也有过失,那就是过分依赖外戚,过于看重权力。和帝在世时,邓氏家族受封赏者很少。邓绥担心邓氏家族像历史上的外戚集团那样惨遭不测,每逢和帝提起封赏她的娘家人,她总是“哀请谦让”。邓绥的长兄邓骘很有能力,但也不过是个虎贲中郎将。邓绥执政后,为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依赖娘家人。经她提拔,她的娘家兄弟个个官居要职,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邓氏家族的势力。
凡太后摄政,必引来外戚参与国家机要并被委以重任,这是东汉政治舞台上的惯例,也怪不得邓绥。再说,邓绥并没有一味地骄纵外戚,她对娘家人要求很严格,常告诫他们不可飞扬跋扈,不许他们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她曾诏告京师一带各长官,对邓氏犯错不要宽假。其后,邓太后也下诏让一些皇室子弟与邓氏子弟一同开学校,教经书,并亲自督导,希望能防止其子弟们生活过于骄逸。在她的管教之下,邓骘等外戚亦多恭顺节俭,力谋为国,因此外戚并未成为祸患,相比较来看,邓氏家族成员还算清明、忠顺,对当时社会的稳定也作出了贡献。
此外,邓太后也重用了不少宦官如等人为助,以他们来传达内外消息,而较少直接见公卿大臣,当时虽尚未有宦宫乱政的情形出现,却也造成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为东汉后来的政治带来不好的影响。
倚重外戚,又不大权旁落,防止受人挟制,这也是邓绥的另一个高明之处。但或许是邓绥认为自己太高明了,比真正的皇帝还要高明,所以,她渐渐对权力产生了迷恋。汉安帝刘祜长大之后,她仍旧临朝听政,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倘若有人劝她“退出”,轻则被削职,重则被处死,她绝不手下留情。
公元121年,邓绥去世,她执政十六年,勤于政事,,为东汉王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死后被葬于洛阳北邙山上。
邓绥从小不喜欢学做家务和针织女红等,因此屡次被其母亲责骂,母亲以传统男女有别的看法,认为女孩子唯有习女工最重要,于是她在白天学女工之外,晚上仍读经书,她父亲则对她读书较为支持,认为她才能胜过他其它几个儿子。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由于邓家恪守孝道,家教甚严,邓绥养成了克己奉礼的性格。她5岁的时候,年迈的祖母亲自为她剪发,因老眼昏花,不小心剪破了她的额头,邓绥竟忍痛不语。家人见状很奇怪,就问她疼不疼。邓绥说:“不是不疼,只因太夫人怜爱我,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梳理头发,我实在不忍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才强忍着不说。”一个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明事理的话,谁敢说她日后不会有所作为?
邓绥长得十分漂亮,粉白的面庞,水汪汪的眼睛,樱桃般的小口,邓家老幼都十分喜爱她。邓绥的父亲遇到问题,都要与邓绥商议。父亲的器重和栽培,使邓绥很早就有了理家处事的本领。
邓绥十五岁时被选入宫中,她一入宫,就在嫔妃中间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些自命不凡的妃子本以为自己美丽动人,见了邓绥才发现天外有天,这世上竟有比自己还美的人!汉和帝刘肇更是被邓绥的美貌迷住了。他一见邓绥,即惊为天人,觉得身边所有的女人都不能与之相比。他将邓绥册封为贵人,让她居住在嘉德宫,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在嘉德宫留宿。
这样一来,和帝的大老婆阴皇后不乐意了。这位阴皇后的母亲是邓禹的另一个孙女,算起来,她还是邓绥的亲戚。阴皇后比邓绥早入宫三年,也很聪明、美丽,入宫不久就被封为贵人,然后又被立为皇后。可是,这位阴皇后心眼儿小,她不许和帝亲近别的女人,和帝若在别的嫔妃处留宿,她就会拍桌子摔板凳。
入宫后,阴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常在和帝面前说邓绥的不是。和帝为此很烦阴皇后,渐渐地,他连阴皇后住的长秋宫都不常去了。
邓绥对待汉和帝的皇后阴后甚为谦谨,如在在宴会之时,嫔妃们多打扮得很艳丽,只有她素服不装饰,而且平时衣服不敢与阴后同色。
邓绥晋见皇上时不敢与阴后并坐立,走路也表现出很谦卑的姿态,说话也不敢先于阴后;阴后被疏远之时,她就常托病不受皇上召见。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
她虽身为贵人且深受宠爱,但仍只是皇帝的妾,其地位与皇后相差甚多,因此必须自谦以防遭到妒忌。但她受宠日盛,仍使得阴后大为担忧妒忌,好多次都想加害她。
邓绥得知此事,常垂泪叹息。和帝问她何故,邓绥说,她与阴皇后都无子嗣,后宫嫔妃所生的几位皇子,也都不幸夭折,她担心东汉皇室后继无人。和帝一听,觉得邓绥比阴皇后更近人情,而且处处为汉室着想,从此更加疼爱她。
一次,邓绥染病,和帝心疼不已,特许她可以召家人进宫探视,且不限时日。邓绥口中谢恩,却拒绝了皇帝的美意。她说:宫廷乃皇家禁地,若让外人长久滞留宫中,不但有违圣制,那些大臣也会批评陛下您徇私情、指责臣妾我不知足。这番话一出,和帝对邓绥的敬重又加深了几分。
阴皇后见邓绥声名日盛,不禁恼羞成怒,天天想着怎么弄死邓绥。公元101年,和帝病危,阴皇后认为时机到了,就对着自己亲近的随从立下誓言:我若得志,一定先除掉邓绥,将邓氏满门抄斩!
由于邓绥在宫中人缘很好,有人把此话偷偷地转告给她,希望她有所防备。邓绥听了,大吃一惊,她知道,和帝一死,自己的靠山就倒了,而和帝无子嗣,到那时,阴皇后临朝称制,自己绝对死无葬身之地。邓绥不愿意死在阴皇后手中,就想喝毒药自杀。宫女们急忙劝阻,并谎称皇上的病已痊愈,邓绥信以为真,放弃了自尽的念头。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和帝果然康复。他得知邓绥寻死之事,将其理解为“邓贵人对朕情深意重”,对其更加宠爱。
阴皇后计划落空,开始采取旁门左道。她请来巫师下蛊,咒邓绥速死、皇帝无子,以期保全皇后之位。此事最终被和帝知道了。和帝大怒,下令逮捕了相关人员,并将阴皇后赶出长秋宫,命她到桐宫深刻反思。阴皇后哪能咽得下这口气,不久就一病不起,活活地气死了。
阴皇后被治罪关押时,邓绥曾出面替她求情,和帝不但没有批准,反被邓绥这种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胸怀所感动。事隔不久,有朝臣奏称:长秋宫虚位,应选贤德者充任。和帝马上指定邓绥当皇后。至此邓绥入主长秋宫,步入了政治坦途。
邓绥登上皇后宝座后,仍旧谦和待人,谨慎自制。她带头掀起节约运动,着布衣,尝素食,凡各地上贡的奇珍异宝,全部下令禁绝,只要求供应纸、墨。
邓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宫廷内外的赞赏,才女班昭还参照她的作为,写下了传世名作《女诫》。
在后宫,她一反阴后对其他妃子的忌视,对于和帝的其它贵人甚为优遇。在宫中用度上力行俭约,她罢不合礼之祠官、免遣不少宫人,并减少衣食宴乐上的各种花费。
公元105年,汉和帝驾崩。和帝死时,朝中尚未立太子,整个东汉皇室,只留下寄养于民间的两个小皇子。刚二十五岁的邓绥果断地担起了朝廷重任。她派人寻回两个小皇子,扶持年纪最小的皇子刘隆登上帝位,即历史上的汉殇帝。而她本人,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掌握了朝中实权。可怜汉殇帝命短,才当了八个月皇帝,奶还没断,气就断了。于是邓绥又从皇室近亲中挑了个十三岁的男孩登基,即汉安帝刘祜,她则继续临朝听政。
和帝刚死时,宫中有人趁乱偷了一筐宝珠。邓绥认为,此事虽小,但关乎宫廷风纪,于是决定亲自查办此事。为防屈打成招、累及无辜,她没有采取刑讯逼供的方法,而是深入宫中调查,经察言观色并与众人交心,终于让盗贼认罪伏法。
邓绥临朝以后,东汉政权恰好正陷入危难期,灾害不断,蛮夷入侵。面对天灾人祸,邓绥丝毫不显慌乱,她任用贤良,,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局势。听说百姓挨饿,她就通宵不眠,并亲自裁减宫中开支,赈济灾民。邓太后的威望很快树立起来,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在刑狱上,邓绥精明体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学术上,邓太后除本身甚为好学外,亦努力奖掖学术,曾召集学者于在东观校对传记;在用人上,太后及邓骘皆引用许多名士如杨震等人。其摄政期间时值羌乱大起,且天灾不断,造成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每有灾,邓太后多自行节俭以救灾;在统治方法上,虽然她本身具有政治能力,但她以一个女性的身份,不便随时抛头露面,故常身在后宫,必须用一些私近的人为助。她大量任用其兄弟,先以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辅政,后又为晋升大将军,常留禁中,有大事常与之商量,其它的兄弟如邓悝、邓弘、邓阊等亦居官封侯,成为邓太后统治上的助手。
实事求是地说,邓绥的确有治国的本领。但是,邓绥也有过失,那就是过分依赖外戚,过于看重权力。和帝在世时,邓氏家族受封赏者很少。邓绥担心邓氏家族像历史上的外戚集团那样惨遭不测,每逢和帝提起封赏她的娘家人,她总是“哀请谦让”。邓绥的长兄邓骘很有能力,但也不过是个虎贲中郎将。邓绥执政后,为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依赖娘家人。经她提拔,她的娘家兄弟个个官居要职,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邓氏家族的势力。
凡太后摄政,必引来外戚参与国家机要并被委以重任,这是东汉政治舞台上的惯例,也怪不得邓绥。再说,邓绥并没有一味地骄纵外戚,她对娘家人要求很严格,常告诫他们不可飞扬跋扈,不许他们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她曾诏告京师一带各长官,对邓氏犯错不要宽假。其后,邓太后也下诏让一些皇室子弟与邓氏子弟一同开学校,教经书,并亲自督导,希望能防止其子弟们生活过于骄逸。在她的管教之下,邓骘等外戚亦多恭顺节俭,力谋为国,因此外戚并未成为祸患,相比较来看,邓氏家族成员还算清明、忠顺,对当时社会的稳定也作出了贡献。
此外,邓太后也重用了不少宦官如等人为助,以他们来传达内外消息,而较少直接见公卿大臣,当时虽尚未有宦宫乱政的情形出现,却也造成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为东汉后来的政治带来不好的影响。
倚重外戚,又不大权旁落,防止受人挟制,这也是邓绥的另一个高明之处。但或许是邓绥认为自己太高明了,比真正的皇帝还要高明,所以,她渐渐对权力产生了迷恋。汉安帝刘祜长大之后,她仍旧临朝听政,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倘若有人劝她“退出”,轻则被削职,重则被处死,她绝不手下留情。
公元121年,邓绥去世,她执政十六年,勤于政事,,为东汉王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死后被葬于洛阳北邙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