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伐吴——刘备和诸葛亮共同选择的苦果?

2022-05-19

前言

朋友们都知道夷陵之战的结果了:老兵油子刘皇叔居然被乳臭未干的小陆逊火烧连营,损失了几万精锐和一大批优秀的蜀汉中生代将领,几乎仅以身还。

这场惨败的意义深远: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急剧膨胀的势头被抑制,三国鼎立局面真正形成;蜀汉人才出现了断档;日后与孙吴的关系非常尴尬,同盟的主从关系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位,导致在伐魏这样的大事上双方几乎没有任何配合而言。。。。。。

关于这场战争,有关文章书籍都说的很清楚了,联盟论坛也讨论过多次,我在这里之所以重复这个话题,只不过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是同主流看法不同的,例如诸葛亮的态度,以及伐吴的目的等等,与朋友们探讨探讨,看能不能发掘出一些新的东西。

一。起因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8月,刘备集团的首席大将,镇守荆州的关羽曹操集团发动襄樊战役,在水淹七军,大破于禁后,开始围攻樊城的曹仁。10月,由于共同的利益----曹操集团面临的危机和孙权集团急需夺取荆州的决心----使本来敌对的曹孙两大集团建立起了暂时的同盟,共同对付关羽。同月,吕蒙偷袭公安,江陵成功,荆州陷落,关羽被捕后被斩首,孙刘同盟关系破灭。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10月,曹丕篡汉,成立曹魏政权。

公元221年4月,刘备即帝位,国号汉(史称蜀汉)。7月,张飞上表刘备,恳请伐吴,并率领1万军队由阆中进入江州。同月,张飞被部下暗杀,首级被送往东吴。荆州的陷落使蜀汉损失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损失了最优秀的将领和最强大的军团----这显然就是引发孙刘战争的主因。

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随着刘备集团势力的急剧膨胀,尤其是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后,刘备的声望如日中天,有逐渐超越孙吴之势。他们绝不甘心地位一直屈居孙权集团之下,双方必然会有一次摊牌,荆州事件和关张先后被杀不过是提前触发了这次摊牌而已。所以,对蜀汉本身的利益来讲,"伐吴"是必然和必须的。

二。刘备的态度

刘备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同老战友关羽张飞建立起了非常非常浓厚的友谊,且不说《三国演义》里的渲染,仅从正史的描绘来看,我们都足以相信刘备会为了两位情同手足的老部下的死而拿刀子去同孙权拼命。

还有,自从和孙权结盟以来,由于实力的关系刘备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说是盟友,但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刘备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明明荆州是他凭本事或抢或骗赚来的,孙权却偏偏说是他的,迫使刘备想了很多法子"借"到荆州,有了一块立锥之地。而且,围绕荆州的问题,双方一直冲突不断,反复的谈判谈判谈判,先后因为荆州而进行了三次划分(这就是很少有朋友知道的"三分荆州")每一次,刘备都被迫作了让步,尤其是最后一次,刘备把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让出,自己只留下了南郡,零陵和武陵。我们比较一下,赤壁之战后,孙权只占有南郡和江夏,其中,也只有南郡是直接从曹操手中夺取的,而江夏郡则是刘备送给他的。到第三次划分荆州时,孙权用南郡换来了长沙和桂阳,已经占了极大的便宜了!对刘备来说,每一次的让步,虽然都是战略上的让步,但他一定觉得很受屈辱。

而且,孙权居然想劫持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去做人质!要不是赵云豪气干云的"拦江截斗",几乎被其阴谋得逞![page]还有,他当然清楚荆州对于自己事业的重要性,这里也是自己成功的起点,现在却被孙权抢走了。。。。。。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的结果就是:没有什么能阻止刘备报仇雪恨!

三。诸葛亮的态度

正史没有记载诸葛亮对伐吴的态度,而在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很多记载中都相信诸葛亮是反对伐吴的,相反的观点很少。但是,我却认为诸葛亮不仅没有反对伐吴,而且,还是全力支持的。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先从诸葛亮的出身入手吧。他的祖父诸葛丰是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典型,他显然遗传了其祖先的优良品德;他后来学习成长所处的环境----荆襄名士圈,是著名的坚守儒学理念,忠君爱国的"清流"党人所聚集的圈子,他的长辈师长们从小就培养出诸葛亮兴复汉室的伟大理想。这也是他后来全心投靠具有相同理想的刘备的主要原因,而且,他的一生也都是在为这个伟大理想而"鞠躬尽瘁"。

接下来分析一下《隆中对》。《隆中对》其实是诸葛亮针对刘备集团提出的相当具体的发展计划,是伟大的战略规划,它如同一盏明灯,指引弱小的刘备集团一步步走向强大,它浸透了诸葛亮前半生的心血,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而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隆中对》的最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诸葛亮和刘备的理想----"兴复汉室"。在这个计划中,荆州,是必不可少的最关键一环。"荆州北拒汉沔,利尽南海,动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这句话把荆州的重要性描绘的淋漓尽致,在诸葛亮的心目中,蜀汉必须要把握住荆州,兴复汉室,必须"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并进,双箭齐发,才有成功的可能。他不仅仅需要眼前的成功(占据益荆两州),还需要将来的辉煌(兴复汉室)。

可惜现在关羽丢掉了荆州,就使诸葛亮的远期规划失去了实现的基础,兴复汉室也将成为一场空。本来,他的规划一直顺顺当当的执行着,似乎目标就在不远的将来向自己招手了----突然之间,眼看就要化为泡影,你说,孔明能不急眼?

另外,诸葛亮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7岁隐居隆中,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34岁时率军入蜀,一共在富饶的荆襄大地上生活了17年,其中,由他主持治理荆州的时间就达5年之久,这片土地浸透了他的心血,这5年,是他政治生涯的处子秀,在这里,他把他的治国理论很好的付诸实践,为其日后位极人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深爱这片土地啊。。。。。。

无论如何,诸葛亮也要夺回荆州!

四。伐吴的战略目标

当蜀汉的第一和第二号人物目标一致的时候,计划就会付诸实践!

但是,并不是这么说就证明刘,诸葛二人是头脑发热,意气用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对待伐吴的态度是审慎的。毕竟对他们来说,事业的利益应该高于个人的感情。

刘备,是在政治和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兵,他很清楚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也清楚应当怎么去干才最好;诸葛亮,更是长于思考,对任何决定都会反复衡量才作出决定的人,我们从他一生的行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人。这君臣二人很相象,都是理想上不切实际(兴复汉室就是不切实际),但在实现这一理想的实际行动中却是相当的谨慎和讲求实效。

所以,这就是刘备在公元219年10月关羽遇害后,一直到公元222年2月的两年半后才出兵的(还是张飞遇刺后才被迫的)原因。其间,他们都在积极进行筹备工作。

孙吴的实力是相当庞大的,这君臣二人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们知道要想一口吃掉对方是不现实的。而且,鉴于曹魏的强大,两人还需要一个同盟来共同抗击,并不会希望把孙吴彻底打垮。那么,怎样才能为关羽(后来加上张飞)报仇,并且要回荆州(当然是全取)呢?

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在一场最关键的战役里击溃孙吴的主力,迫使对方答应自己的所有条件,并且在日后两国的同盟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伐吴的最终目的,蜀汉的战前准备和战争中的军事行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的。

五。反对意见

决定一公开,几乎没有听到什么反对意见,倒是刘备的老战友,诸葛亮的好搭档赵云出来唱反调了,他表示:"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能先灭了曹魏,孙权自然会屈服。目前曹操虽死,其子曹丕篡位,天下人心不服,若我们能趁此机会,进攻汉中,占据黄河和渭水上游,进而讨伐凶逆,则关东地区怀有汉室忠诚之士必会乘机背叛曹氏,裹粮策马以迎王师。把伐魏这件事放置一旁,先和原是盟友的东吴作战,是很不利的,何况战争一发不可收拾,绝对不是智士应有的策划啊。"

[page]

赵云将不能伐吴的着眼点建立在"战争的不可预见性"这一客观规律上,显然,是很有道理的。他作为刘备的亲信将领,诸葛亮的心腹,当然清楚主公和丞相的想法,但仍然说出了自己意见。这点更是难能可贵,这同赵云的一贯品德是相符合的。从结果论来看,赵云说的非常正确,可惜,动摇不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决心。看到连赵云都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刘备很气愤,但鉴于赵的功劳,不好发作,偏偏学士秦宓又跳出来用天象来劝说,这不是妖言惑众是什么?刘备大怒,立刻将其下狱治罪,幸亏诸葛亮全力说情才获释。这下,更没有敢乱说话的了。

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1。刘备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后已经锻炼的相当成熟,汉中之战利用天时地利击败曹操就是明证,而且,诸葛亮为刘备配备了由马良,黄权,程畿组成强大的参谋班子,在战术上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2。中生代将领全面成熟,并且拥有一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具备打胜仗的条件。

3。孙吴最优秀的将领吕蒙已经病故,似乎没有人是刘备的对手。 4。曹魏同孙吴的联盟形同虚设,不可能援助,反而可能在其背后插上一刀,这样,孙吴会做两手准备,不可能倾全力抗汉。

不利因素:

1。虽然蜀汉准备了两年多,但由于其中有曹丕篡汉,刘备被迫称帝等大事发生,而且蜀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这严重干扰了战争的准备工作,所以说,蜀汉的进攻准备仍然很仓促。

2。以国力而论,蜀汉差东吴很远。

3。轻视了陆逊的能力。

4。诸葛亮和刘备根本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没有任何为失败而作的准备。

两相比较后的结论显示,似乎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七。战前动员

伐吴时,蜀汉出动的兵力有多少?我看到两种说法,一说是朱大渭等历史学家分析出来的8万论,一种是正史《资治通鉴》等所说的5万论。

我同意5万论。为什么?我觉得考虑这个问题必须先确定当时蜀汉兵力的动员能力有多少。我拿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倾全国之兵才动员10来万的数字入手来对比,发现那是在诸葛亮苦心经营益州12年之后才出现的结果,而当时的益州能动员的常备兵力满打满算恐怕也超不过10万人的极限吧?况且,刘备也没有全民动员嘛。其中,魏延镇守汉中战略要地,手上怎么说也应该有一,两万军队才够用;马超被用于蜀北防守任务,好几千人是必须有的;成都根本重地,在国内局势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情况下,应该有一两万机动兵力的,况且,伐吴还需要他们作为战略预备队呢;其他还有各地的零散部队呀。所以,我算来算去,能够用来伐吴的,应该只在5万人左右。朱大渭等先生以当时陆逊的一线部队就有5万人来推测,刘备不可能只用5万人来发动战争,我看比较片面,况且,刘备这5万人肯定是参加过益州争夺战,汉中攻防战等大战役的,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精锐,与吴兵比较,单以素质而论,不敢说以一当十,以一当二是有可能的。还有,刘备和诸葛亮始终是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场战争的,不可能倾全国之兵来孤注一掷。于是,就确定了5万的可能性。

另外,如果用5万军队来对照分析,也能够证实前面所论及的"战略目标"。

刘备怀着必胜的信心出发了,他带着蜀汉几乎所有的中生代将领和足以自傲的军队,走向了一个他们未知的,悲惨的未来!

八。战争过程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2月,刘备对东吴发动了总进攻,5万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大举东下,一鼓足气深入吴境,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后猛扑向夷陵的陆逊主力,寻求决战。

年轻的吴军主将陆逊没有象其他吴将那样企图硬碰硬的出击,他看到了蜀军的锐气,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决定避其锋芒,全军退守猇亭布防,不仅把夷陵让给刘备并且拒绝出战。刘备迅速占领夷陵,以偏师包围了夷道的孙桓,主力直逼陆逊。

但在陆逊的"零战事"面前,刘备和诸葛亮速战速决的计划落空了,被迫转入阵地战,而且由于地势险峻和狭窄等原因,蜀汉军团无法铺开。这时候,后备军还在出发地秭归,行政人员还有不少在更西边的巫县,而前锋主力却到达了猇亭和夷道附近,5万多军队布营42座,长达六,七百里,运输及通讯全靠长江水运联系,过长的战线和处在这条战线上的相对过少的兵力使刘备相当的被动和危险。

刘备看出了自己的危机,于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引诱陆逊出来决战,可惜年轻的陆逊却显得非常的成熟和稳健,毫不所动。刘备进不得,退不得,真是骑虎难下啊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蜀军锐气渐失,士气低下。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刘备东征军团的灭亡日子也来临了。

6月,华东地区东南季风大盛,陆逊的反攻开始了。朱然军团由水路逆流而上,直接攻击刘备大本营;韩当和潘璋绕到两百里后的涿乡,切断刘备的退路;徐盛和宋谦先进攻夷道,解除孙桓之围,并会同孙桓军直袭夷陵之驻军,若一切顺利,可会合韩当军后西向包围可能逃窜的刘备。

我看了这陆逊的部署资料后,叹了口气:"刘备能逃出来简直就是奇迹!"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火烧连营"了,六百里呀,到处都是薄弱环节,一攻就破,可以想象那个熊熊烈火焚烧的惨象啊,唉,不去废话过程了,多说几句在惨败中蜀将们的表现罢,他们深深的打动我!

大都督冯习率领断后部队往来冲杀,为刘备逃跑争取时间,没多久就只剩下几十骑,又遇上了徐盛军团,冯习大喝一声,冲进敌军丛中,立刻被斩为肉酱。

前锋大将张南保护刘备及参谋人员退向马鞍山区,率领残军力敌追过来的徐盛,宋谦,朱然大军,一直坚持到了刘备安然退进山区。张南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战死在乱军之中。

张南副将傅彤保护参谋人员退至江边后,听说刘备已经进入马鞍山,军祭酒程畿敦促傅彤立刻杀出重围,前往驰援,自己和参谋人员率领残部则呆在江岸,坚守不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企图减轻刘备所受的压力,没多久便死伤殆尽,程畿自杀。

镇北将军黄权奋力反击陆逊主力,但军力太少,被打的溃散,眼看归路被截断,黄权只得在遥向跪拜刘备营区后,北投曹魏去了。

胡王沙摩珂在秭归听说前线失利,立刻驰援,遇到韩当潘璋军,兵败被杀。

傅彤找到刘备后在马鞍山防守了一天有余,全军死伤惨重,于是趁黑夜突围,这时秭归已经失陷,刘备只好越过巫县,直奔白帝城而去。傅彤殿后,且战且走,在秭归附近被徐盛朱然军追上,被团团包围不得脱。徐盛惜其忠勇,喊话劝降,傅彤咬紧牙关,上马再战,终于力竭,死在乱军中。著名的白眉马良也在乱军中战死。

伐吴的重要将领中只有吴班杀出重围回到了江州。 。。。。。。

看着这些英勇忠诚的将领们一个个的战死,感动之余真替诸葛亮可惜,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若他们不死,将在孔明的北伐大业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啊。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其意义在于,它是完成天下三分形势的战役。而对刘备和诸葛亮来说,这次惨败使他们彻底断绝了夺回荆州的希望,也使他们兴复汉室的理想变的遥不可及了。。。。。。

九。有改变结局的可能吗

有吗?

我看到很多假设,其中最集中的一个就是:"陆逊是以火攻破刘备,那么,刘备不用山木扎营,以土石垒营就行了。"

我不同意,因为刘备军是在险峻狭窄的地势中作战布防,从巫县到夷陵都是狭窄的山区,中间就是长江,几乎没有宽阔的平地来驻扎大军。刘备军进攻只能以"1"字形鱼贯而入,所以才有600里布营的怪事。我分析刘备和冯习在夷陵的中军有2万来人,在猇亭与陆逊大军对峙的张南前锋军有1万来人,包围夷道孙桓的吴班军有几千人吧,另外防备江北的曹魏的黄权部队有几千人,江州赵云的预备队有5000人,剩下其他象沙摩珂等小军团散布在600里的战线上----话说白了,就是刘备被迫将有限的兵力分散,无法集中拳头打击敌人。

相反来看陆逊,他之所以放弃夷陵,除了敌军势大不可挡之外,就是因为夷陵虽然利于防守,但不利与大军布防,而猇亭地区是平原,既方便吴军的集结,也缩短了补给线,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所以他作了战略性的退却。[page]两相对比看的出来,无论怎样,刘备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即使刘备真的用土石垒营,也只能降低溃败的程度(火攻确实太恐怖了),能多跑些残兵败将回去而已,不可能逆转他失败的结局。

我们再分析一下,如果刘备采纳黄权建议,结果会怎么?黄权建议"刘备坐镇秭归,由他率军进?quot;其实就是一种为可能的失败而作的准备,也就可以弥补我前面分析的伐吴不利因素之4了,如果刘备真象黄权希望的在秭归大后方坐镇,那么,蜀军将不至于全军覆没,因为即使前军溃败,但主帅也能够根据形势的不同而有条不紊的作出反应,相信以刘备的能力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点。所以我很可惜刘备没听黄权的话----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刘皇叔戎马生涯几十载,每次都在最前线亲历危险,有哪次在后面指手画脚过?黄权的话很在理,但说了等于白说。

另外,我看到毛泽东在他的"点评二十四史"里建议:"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进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在毛老人家看来,最好是从夷陵南边的澧水着手,使吴军分兵,再各个击破,这是他老人家长期进行革命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体会,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战术。但其效果如何呢?我不敢妄加断言,可是,我看陆逊冷酷的连属于王族的孙桓将军被包围都不愿分兵去救,他可能按毛老人家说的分兵吗?不太可能吧?!

这样来看,刘备真的没有改变结局的可能了。

其实,我看唯一的机会就是陆逊在战争初期就忍不住与刘备决战,即战争按刘,诸葛的战前设想来进行,这样的话,伐吴才会成功。可惜陆逊不是赵括,不仅能纸上谈兵,还能够活学活用,刘备就只能徒呼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