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纳粹德国为什么向外开战就注定了要失败?

2022-05-19

昨发一篇《纳粹德国战犯们绞刑前与绞刑后的对比》,不出所料,有网友在其后留言,不过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

之所以说不出所料,因为基本只要有二战的文章发出去,总会有类似的回贴。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元朝无名氏戏曲《犯长安》里,李傕唱到,“雄兵十万吾为首,昼夜兼程朝西走,这次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夺了长安为董公报仇”。原来讲的是东汉末年,董卓他们群雄逐鹿的故事。

(吴荣赐先生木雕 董卓戏貂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同反元朝,结果,后两者被朱元璋干掉了,朱元璋成了皇帝,而陈、张两个失败者的历史,则任朱家的写史者们揉捏。

康熙时,九子夺嫡,最终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当年的政敌八阿哥胤禩被圈禁之后改名阿其那,意思是待宰的鱼;九阿哥胤禟被改名塞思黑,也就是讨厌的人。其他站错队的皇子或被圈禁或被放逐。四阿哥赢家通吃,手足兄弟,变得比贼寇还不如。

由上两个例子可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或者成王败宼,讲的都是话语权掌握在胜利者手里,失败者,百口莫辩,只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任人嘲弄。

联系到纳粹德国那些高官,虽然经过了法庭的审判,并且有辩护的权利,但本质上,没有逃脱的可能,因此,用成王败寇来形容纳粹德国的失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说这些话的网友,是对纳粹德国以及他们的官员、士兵带着同情的。

只是,如果这种同情在纳粹德国身上合适,那在日本侵略者身上,不也合适吗?崇拜纳粹德国的人,同样也崇拜军国主义日本吗?若只爱前者而恨后者,脑子不会分裂吗?

当然,他们的想法,外人未必分析得透,未必那般简单。因此,我不去纠结成王败寇用在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到底合不合适,那些崇拜纳粹德国的人,出发点到底为何。我们更应思考的是,为何纳粹德国失败了。

不错,在战争初期,他们气势如虹,势如破竹,攻城灭国,宛如游戏。但随着战争的深入,越来越捉襟见肘,是因为地盘太大,人手不够吗?这是一方面的原因,最本质的因素却在于,他们的理论,是不得人心的。

(纳粹分子被审判)

当一个国家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在彻底肉体消灭某一个民族的基础之上,以杀人为己任时,它能长久吗?当一个国家以占领其它国家的方式来替自己的民众争取生存空间时,掠得的土地上建起来的房屋,能稳固吗?希特勒确实能利用国民对凡尔塞条约的不满,爱国心爆棚,将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期内恢复德国的国力,但他没有能力杀光所有犹太人以及被占领国家的人民。于是他必然面对的,就是被欺凌者的反抗——不止是德国之外的反抗,还有内部人的暗杀等等——这些暗杀者,他们不爱德国吗?他们就是太爱自己的国家,才不得不用最极端的方式,希望能终止对外的侵略。

从一开始,纳粹的理论就是错误的。如果希特勒及其理论家们真的了解历史,就知道,他们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欢迎关注 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