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为什么在当时的官场混不下去?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蔡邕是东汉中后期的一代事实上的文化巨人,一个不被人留意的次要人物,一枚注定被遗忘的悲剧人物。蔡邕是儒家的身体力行者,年少之时就享有很高的声望,本可一心扑在学问上,凭个人才华和能力,本可留下精湛的学术论著和精美的文学作品于后人,照样是对历史、国人做贡献。只可惜,蔡邕虽青年入仕为官,却不谙官场之门道,屡屡得罪于宦官、政敌甚至是同僚而一生际遇坎坷,患罪几乎被杀,流放边地,遭人追杀,隐居江湖。
文人从政本无可厚非。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受中华文化济世传统的影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也不排除对名利的追逐。蔡邕即便再高尚,也算是这类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另外文人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血气风刚的蔡邕也是如此,尽管是个小小的议郎,对朝廷所发生的大事小事,谈谈自己的见解,是无可厚非。然而蔡邕入仕为官之时,恰逢宦官当权,东汉衰乱之际。由于蔡邕为人耿直,眼里容不得半点砂,实在看不惯宦官集团的骄横跋扈和贪权误国,借汉灵帝较信任自己,皇帝有啥疑问总向自己咨询的便利,就借机上书弹劾宦官。
《三国演义》是这样记载: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意思是说虹霓坠地、母鸡变公鸡,都是因为妇人和太监干政所致。在上疏中的话都很切中要害,也很梗直。灵帝看了蔡邕的奏章不禁叹息。灵帝叹息是因蔡邕的奏章说到皇帝心里去了。可是最后,蔡邕却因这次答诏问灾异之事而引发金商门之祸,被谗言陷害,诽谤中伤,继而下狱,被判以弃市,后经吕强、卢植等人极力上疏营救,得以保全性命,改判为流放至朔方,不得因赦令而免罪。金商门事件,蔡邕的政治生涯陷入人生的低谷。
熹平四年(175年),立在太学门外的熹平石经就是蔡邕的手笔,作为当时知名的书法家,他还为众多名士、官吏写过碑文。恰好从熹平六年开始,有多次蔡邕上书的记载,蔡邕是想在一次次中实现个人抱负,但身在朝廷哪那么容易畅所欲言,谏言越是切中要害,触犯的利益也就越多。
在光和元年(178年),因为金商门问对泄露,蔡邕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他建议废黜的官吏,又怎么会坐以待毙。结局是蔡邕差点被弃市,在吕强、卢植等人的劝谏下才改为流放,从此告别朝堂亡命江海。
一代文学巨匠蔡邕,为何却在汉末官场混不下去?
一,坏人可怕不关职业而关人品。
蔡邕被宦官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入狱,最后被人营救而放归田里。陷害蔡邕的人有以曹节为代表的宦官们,以刘郃和阳球为代表的同僚们和以与党人交往密切为借口的政敌们。营救蔡邕的人有中常侍吕强还有一同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同僚卢植。因此,害人与救人并无职业区分而是有关人品优劣。
二,文人从政不关学识而关修养。
“学而优则仕”是文人最好的出路,也是最佳的抉择。蔡邕从政无非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刘汉朝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文人的追求。因此蔡邕关心政治,心忧天下本不可厚非。可是蔡邕却未能将自己的修养提升。议郎,掌顾问应对,就是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帮皇帝答疑解难。可蔡邕却依然保持文人的修养,看不惯人和事,就时不时上疏给皇帝谴责宦官,批评同僚和攻击政敌,时间一长就得罪一大批人。因此,做官和做事并不关学识差异而是有关修养高低;
三,生存之道不关目标而关于定位。
官场历来都是个大染缸,潜规则盛行,生存之道至关重要。蔡邕未能将自己的时代使命定位准确。为了既定的目标就不讲究方式方法,用文人的方式来对付政客,注定是行不通。常言道,无所谓、无所求、无所欲。因此,生活与生存并不关目标不同而是有关定位好坏。蔡邕,用文人想当然的方式在官场中生活生存,绝对斗不过久浸官场、老奸巨滑的政客,注定在官场中混不下去的。
蔡邕不只是在经史子集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经提出要修订儒家经典,在书法上也是造诣深厚,他的书法是当世一绝,被评为“骨气洞达、有神气”。不只是如此,蔡邕在音乐上也是有着很深入的研究,这其中还有一个蔡邕听琴的小故事。
蔡邕为人正直,当时的官场又是非常黑暗,所以蔡邕在官场上很难生存,后来不得不弃官回乡过着隐居的生活,家乡的父老乡亲听说蔡邕回来了都很高兴,很多人都请蔡邕前去做客喝酒,有一次蔡邕的一个好友邀请蔡邕赴宴,蔡邕也就去了,蔡邕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开始喝酒了,蔡邕在门口听到了一阵琴声,于是就倾听起来,哪知道突然间琴声之中竟然传来了一阵阵的杀意,蔡邕当即心惊:“用音乐来邀请我,为什么还会有杀机的?”
蔡邕想到自己在官场上常常和那些奸臣宦官作对,难道是那群奸臣要杀自己?于是转身就走。当时蔡邕在当地有着不低的声望,所以主人家就感到很奇怪,还以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就留住蔡邕问他为什么离去,蔡邕见到主人家这么真诚不像是受了奸臣贿赂来谋害自己的,就将自己刚才从琴声中听到杀意的事情全盘托出,在座众人全都很吃惊。弹琴的人就出来解释说他当时看到了一出螳螂要捕食鸣蝉的画面,心中激荡起伏,可能就是那时候杀意流露在琴声之中。蔡邕听完之后知道是自己太过敏感了就笑着向友人赔罪,并且说:“你的琴艺真是好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